➻寶寶手語
≡※≡※≡※≡※≡※≡※≡※≡※≡※≡※≡※≡※≡※≡※≡※
身為幼教師,我知道手語的重要,尤其是當我接到一班英文程度為零的學生時,搭配著手語教學的效果顯現的更快。語言是這樣子的,剛開始誰都不會說,要聽,一直聽,聽久了才會慢慢開始會講。看寶寶學說話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出生下來都不會講話,只會一直聽,聽聽聽,他慢慢累積單字,學習講話的語氣,有一天開口練習發音,又某一天你發現他爆炸性的霹哩啪拉一串話了。
學英文也是這樣,一開始聽很多,慢慢練習慢慢講,當學生們聽多了,某一天我發現他們就都會講了。可是為了一開始還不會講英文的孩子,手語就能幫助他們。我會教學生「廁所」的手語,他們想上廁所卻沒辦法用英文表達的時候就可以用手語跟我說,我會教「喝水」的手語,這樣我們從操場玩回來的時候可以遠遠的就跟他們說要喝點水而不用喊破喉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手勢來幫我們表達意思,像「來」、「睡覺」、「小聲一點」都有世界共通的手勢。
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一天到晚眼睛揪著我們,任憑我們擺佈,我們決定寶寶要做什麼:喝奶、換尿布、睡覺。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只能用哭聲來表達不悅,再大一點會用笑聲來表達開心。
從出生到會講話要將近一年的時間,7-9個月的時候會一連串的「噠噠吧吧」聲好像再學大人講話的語氣,大部分的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沒有意識的發出「爸爸」或「媽媽」的音。在講話之前他們的頭腦就已經發育成可以表達他們的想法,但在語言成熟前,我們可以教他們一些寶寶手語,讓他們可以透過手跟姿體語言來跟我們溝通,一來寶寶會更有自信跟我們表達,也會讓我們更了解寶寶的需求,更可以幫助寶寶腦部發展。
我們從米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寶寶手語,我們只做三個動作:「換尿布」、「喝內內」、跟「洗澎澎」。每一次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我們就會講這些關鍵字同時做出搭配的手勢,到了米寶三個月的時候我們發現米寶哭哭不悅的時候,只要我們做出「洗澎澎」的手勢,他就會露出非常開心的笑容,因為他知道要去洗澡了,他最喜歡洗澡了。同樣的,每一次換尿布我們就會做出「換尿布」的手勢,讓他知道我們把他放在尿布台上是要換尿布,最近他好像終於懂了,放上尿布台做出手勢的時候他不會掙扎也比較不會亂翻身了。每一次喝內內的時候我也會做出「喝內內」的手勢,雖然他還不太懂,但是我相信他再過不久就會做出「喝內內」的手勢跟我討奶了。
米寶7個月了,終於發現他有手了,大部分的寶寶在8個月的時候才能夠用手語回應,讓我們拭目以待,當米寶第一次跟我手語要喝奶的時候我可能驚訝的下巴掉下來吧
以上是我兩個月前在電腦裡打的,可是電腦常常被老公帶去上班,一下就忘得一乾二淨。最近才想到有寶寶手語這篇🙈
追加一下⏩米寶現在9個月了,看到我比喝內內的手勢時會自己爬過來找我,看到洗澎澎的手勢時還是一樣開心,現在追加的手勢是「all done!」就是結束了的意思,用於換完布布,吃完飯要抱他下桌時,這樣他就會知道那個活動已經結束了。之前看會「all done!」的孩子們會用這個手勢清楚表達自己已經不要這個活動了,譬如說抱抱時已經不想給人抱了,就會「all done!」表示要下來,或是吃飽了想要下去玩,就會「all done!」表示自己吃飽了,覺得這樣的孩子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識好可愛呀🥰
🈯️什麼時候孩子會回應?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過大部分的孩子在10個月的時候就很會回應了。
🈯️教手語時要手勢跟聲音搭配著一起,一邊比一邊講,讓寶寶看到也聽到
🈯️教寶寶手語要堅持一貫,每一次講就要每一次比,最好是全家人都可以一起
≡※≡※≡※≡※≡※≡※≡※≡※≡※≡※≡※≡※≡※≡※≡※
#新手媽媽 #媽媽日常 #育兒 #媽媽視角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育児 #育児日記 #赤ちゃんのいる生活 #赤ちゃん #ベビー #米寶成長日記 #抓餅寶寶 #寶寶手語 @ 臺中市南屯親子館